数字式称重传感器采用“数据库”技术的区别在

  数字式智能称重传感器及数字称重系统是近些年来电子衡器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自从20世纪40年代初,利用粘贴式电阻应变计的模拟式称重传感器问世以来,经过60多年的种种改进与发展,从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到综合性能指标、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各种电子衡器和称重计量与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的被测重量参数虽然最初是由敏感元件以模拟形式给出,但都还要转换成模拟电压或模拟电流。在制造工艺、电路补偿与调整、信号调理、模一数转换等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因而应用面比较广泛。但其输出信号小,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各补偿项目交互作用,电路补偿与调整工艺复杂,不但耗时费力而且补偿精度较低等缺陷,决定了模拟式称重传感器向数字式智能化方向发展,只能寄生于应变电桥之外的数字转换单元,变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因而,出现了两种数字转换途径,一种是将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过安装在其内部的数字变送器,变为数字信号输出,通常称为数字化称重传感器。即:

 

  模拟式称重传感器+数字变送器→数字化称重传感器

 

  数字变送器可以作得很小,称为数字变送模块,一般都将它固定在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的接线盒内,即方便调试又有利于密封。数字化称重传感器的力学和温度性能指标,都是以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的制造工艺和电路补偿与调整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变送器只是将模拟输出信号数字化,并不能提高各项性能指标。相反,如果数字变送器质量不佳,还会损失一些固有的性能,因而生产厂家通常挑选那些电路补偿精度高,综合性能好的模拟式称重传感器进行数字化处理。

 

  另一种是彻底脱离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的制造工艺和传统的电路补偿与调整技术,开发新型的数字式智能称重传感器。它是在弹性元件贴片、固化、后固化和布线组桥后,就脱离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的制造工艺。通过由放大,滤波,A/D转换,微处理器芯片,温度敏感元件等元器件组成的数字式电路,以及标度变换,数字滤波,数字调零,数字补偿等软件技术,使称重传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成为一组组有格式、有规律的高低电平信号,经过效率高、可靠性好的接口实现远距离传输。即:

 

  弹性元件电桥电路+数字式智能化电路+数字补偿技术与工艺→数字式智能称重传感器

 

  典型的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系统的模一数变换器只有16-bit(比特),即有50000个可用计数,而数字称重系统中的每一个数字式智能称重传感器的分辨率为20-bit,即有1000000个可用计数。所以,一个由4只数字式智能称重传感器组成的数字式称重系统,可以提供4000000个可用计数的分辨率。这种高分辨率对数字称重系统,特别是对那些大的死载,小的活载的称重系统是至关重要的。这在传统的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组成的称重系统中是很难实现的。

 

  模拟式称重传感器,基本上是手工化生产,人为的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零点温度,灵敏度温度,线性、滞后、蠕变等补偿方法和补偿工艺还不够完善,各项补偿之间交互作用,不可避免的产生残余误差,限制了准确度和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

  文章转自互联网